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地质科技通报
曾用名:地质科技情报
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000-7849
CN:42-1904/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地质学
期刊热词:
环境地质工程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大西北戈壁草原深处的原子城,一个让国人挺起(6)

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走进基地展览馆,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三顶帐篷”、“防寒四大件”和“我愿以身许国”等宝贵镜头,展厅布置的300多幅珍贵历史资料照片,真实地再现

走进基地展览馆,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三顶帐篷”、“防寒四大件”和“我愿以身许国”等宝贵镜头,展厅布置的300多幅珍贵历史资料照片,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科技工作者,在戈壁滩上艰苦奋斗的工作场景和生活境况,不能不为之感动,让人瞬间陷入过去的沉思之中。从这里,可以了解到第一颗原子弹是如何在“最困难时期”、“最艰苦条件下”研制、试验成功的。

在基地建设的初期,我国正遭遇“三年困难时期”,物质条件极端匮乏。想想当时的确是苦,地处海拔3100米以上的高寒缺氧地区,一年有八、九个月都要穿棉衣,就是夏天也得穿毛衣。在建厂初期,人们住的都是帐篷,自己动手挖防空洞、拔茅草苫房顶、造半地下的干打垒式房子,吃半生不熟的青稞面馍,喝溶化的雪水和河水。

今日已成为旅游区的金银滩,当年可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高原、缺氧、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戈壁草原。这里属气温低,太阳辐射强,日温较差大。干旱少雨,干燥少云。由于地处高原,气压低,缺少氧气,开水只有80多度,煮饭半生不熟,霜冻期长,西飞风盛行,风雪交加、冰雹大作,一年里就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一方面是茫茫的戈壁滩、高原大草原的荒凉,一方面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这里不说,大家也都想象得到,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百废待兴,哪里谈得上什么生活生活待遇!哪里谈得上什么科研条件!其中的艰辛,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英雄的科技工作者们,他们做到了!

三年自然灾害,亦称\"三年困难时期\",系指中国从 1959-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威胁。

由于基地海拔高,过完8月就要穿棉衣,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异常艰辛,物资极度匮乏。首批到达的职工只能睡牛羊圈,吃青稞面,喝水要去十几公里外的河沟挑。粮食不够,自己开荒种地,挑易成活的土豆、油菜种。实在不行就挖野菜、野萝卜、蕨菜充饥。好在那时年轻,大家也没觉得辛苦,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最先进入基地的首批“开拓者”,在茫茫戈壁滩上支起三顶帐篷,开始了他们艰苦创业的征程。为了应对这里的恶劣环境,凡参加攻坚的科技人员均配发了棉帽子、棉大衣、大头鞋和羊毛毡,这就是“防寒四大件”。这些现在年轻人认为不入流的“四大件”,在当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东西,在寒冷的高原、缺氧的环境中,这是多么好的东西。

那个年代,基地只有几栋红砖楼和筒子楼,大多数人住的都是帐篷和半地下的干打垒式房子,冬天睡觉时都要戴上口罩保暖。1963年张爱萍将军到这里时,却主动将自己的房子让给了科技人员,自己住进了帐篷。

由于当时没有路,很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都是步行十几公里到试验现场工作。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常常坐在卡车上沿一条泥泞的小路去试验现场。到了晚上,还披着大衣,计算各种数据。

核武研制的重要关键技术是有关爆轰物理试验研究,这项现在想起来都头痛的复杂、重大项目,就是在临时搭起的工棚里通过落后的传统“小作坊”慢慢实现的。通过用普通铝锅熔化炸药,手工搅拌炸药,用马粪纸做成圆筒代替金属模具,终于浇铸出第一个炸药部件。在分别完成炸药浇铸件和点火装置的试验后,又在爆轰试验厂进行两个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缩小版”的聚合整体爆轰试验,以检测点火装置在炸药浇铸件内点燃的精确时刻。

而令人难以想象和置信的是,这些艰苦的工作是在巨大的压力氛围下进行的,这个压力就是担心和预防随时随都有可能遭到美国和苏联的飞机轰炸。据相关资料,就是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基地的部分设备从金银滩转移到了湟源县,但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岗位,除了艰辛的工作,每天都多了一项工作-防空演练。

从一穷二白开始,凭借“三顶帐篷”、“防寒四大件”,就是在方面1000多平方公里的高原戈壁滩上,创造出全球海拔最高、建设环境最恶劣、最震惊世界的原子城。


文章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网址: http://www.dzkjqbzz.cn/zonghexinwen/2020/1112/480.html


上一篇:南京35所本科大学排名,可分为6个档次,考上前
下一篇:河北省科技信息处理实验室学术年会暨河北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