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地质科技通报
曾用名:地质科技情报
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000-7849
CN:42-1904/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地质学
期刊热词:
环境地质工程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高校地质实验室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探讨(3)

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下氡及其子体容易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具有放射性,通过呼吸进入人的肺泡,在人体中不断累积,释放α射线,对细胞造成辐射伤害。氡是WHO公布的主要

下氡及其子体容易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具有放射性,通过呼吸进入人的肺泡,在人体中不断累积,释放α射线,对细胞造成辐射伤害。氡是WHO公布的主要致癌物质,是仅次于吸烟引起人类肺癌的第二大因素。地质实验室许多样品来自天然岩石,本身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在衰变过程中产生氡气,对人体产生危害。 1.2 化学性危害 粉尘:粉尘分为总尘和呼尘,其中呼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动力学直径小于7.07mm的固体颗粒,能够直接进入肺泡,危害尤其严重。地质实验室中产生粉尘的场所主要为样品制备,由于样品大多是天然岩石,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往往是矽尘,危害更大。当人体吸入小于5mm的呼尘时,会沉滞在肺泡,引起尘肺病(矽肺),最后演变成肺癌。 化学物质:主要来源于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而产生的危害。常用的高毒试剂有氰化物、苯胺、甲醛等;挥发性毒物有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正己烷;刺激性气体有硫化氢,氯化氢,氯气、氨;腐蚀性物料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这些毒物在试剂配置、样品处理、样品的测定等过程产生蒸汽、酸雾、气溶胶等形态的有毒有害成分,并暴露在空气中。有毒化学物质通过呼吸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危害,特别是刺激性气体,一旦吸入,容易造成鼻、喉、支气管等器官的伤害,严重时可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甚至死亡。 1.3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危害 显微鉴定作业:地质实验室对岩矿、古生物鉴定等项目基本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完成,鉴定人员主要以观察显微镜、视屏终端(VDT)作业为主,长时间VDT作业后,可出现“VDT”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样症状、肩颈腕综合症和眼睛视力方面的改变,部分人可发生皮炎,感冒发生率也增高。同时,镜下鉴定多采用坐姿观察,若实验台、显示屏及座椅的设计安装不符合人机工效学的原理,可能使实验人员出现视力疲劳、背部疼痛等症状,若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产生腕管综合征、颈肩腕综合征等职业病。 2 控制对策 2.1 噪声与粉尘防护 地质实验室产生噪声与粉尘主要在样品制备场所,主要措施有: 噪声防护:选用低噪声的破碎、细磨、筛分设备,将这些设备单独设置,并采用消声、隔声、吸声、减振等措施,必要时佩戴防噪声耳罩或耳塞。 粉尘防护:在样品制备时使用的破碎、细磨和筛分设备上安装上吸或侧吸式吸尘罩,减少粉尘的逸散,可能的话采用湿法制样;对制样场所和设备上存在的积尘及时清理,防止二次扬尘,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 2.2 电离辐射防护 X射线防护:地质实验室所使用的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高分辨率岩石CT系统等仪器设备都为X射线放射源,购置这些设备时,要优先选择防护好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减少人员工作时接触;要按照安装要求独立设置,人机隔离,观察窗要用铅玻璃防止辐射外泄。必要时,操作人员要穿戴铅围脖,铅围裙,铅眼镜等以保护甲状腺、眼睛、性腺、内脏等重要器官。 氡:氡气比空气重,主要来自岩石样品放射性物质的衰减,因此在样品储存室墙底部安装轴流风机,将氡气排出室外;人员进入样品室时间较长时,要佩戴防护口罩,以免吸入氡气,对肺部产生危害。 2.3 化学性危害防护 首先实验人员应完全熟知所用的化学试剂的基本性质,熟悉该试剂的安全说明书(MSDS),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在打开试剂瓶瓶塞时不可将瓶口对着人,严禁对着自身或他人面部,以免发生意外;对于产生有害气体的检测,应在通风装置内进行,并佩戴防毒口罩;使用腐蚀性试剂时,要戴防护手套;化学试剂贮藏室应具备独立的通风系统,能够调节室内温度,以免气温过高,增加有害试剂的挥发;测定易燃易爆物品时,要保持小心谨慎,穿戴防爆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2.4 建立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制定并颁布科学的实验操作规程,避免实验人员违规操作和误操作;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职业危害负责人主体责任;教育培训实验人员,提高人员素质,遵守岗位职责;在实验过程中,明确可能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采用适当防护措施等;在实验室场所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和提示标识,发现职业危害方面的隐患及时报告,待维修正常后再继续实验。 2.5 加强监管和健康监护 针对地质实验室环境和工作特性,按监管要求定期开展职业危害检测。了解实验室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和浓(强)度,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要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对接触放射危害的人员要进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确保个人剂量不超标。 3 结语 高校地质实验室所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化学毒物、电离辐射、视觉疲劳等。由于高校实验室使用学生多,人员相对不固定,实验项目多,接触危害因素的种类多,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为控制和避免高校地质实验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对实验人员的伤害,应按各自的实验过程和使用的

文章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网址: http://www.dzkjqbzz.cn/qikandaodu/2020/0909/333.html


上一篇:化身“恐龙猎人”
下一篇:《石油地质与工程》征稿简则